一、团队名称
空天结构智能设计与优化科研团队
二、团队介绍
(1)成立背景与定位
随着商业航天和低轨卫星星座的快速发展,传统卫星结构设计面临重量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瓶颈。结构系统占卫星总重的30%-50%,成为制约卫星平台性能提升的关键环节。为此,团队聚焦卫星拓扑结构优化与3D打印制造技术,探索面向未来空天任务的轻量化、高性能、快速制造结构解决方案,服务国家商业航天与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2)团队特色
跨学科融合:集成结构力学、拓扑优化、增材制造、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优势
工程实践强:具备卫星结构设计、仿真验证与3D打印全流程研发能力
校企协同:与台州星空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推动科研成果工程化落地
梯队合理:形成“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一线教师”三级人才梯队
三、团队负责人
王王
航空航天学院执行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卫星结构优化设计、3D打印制造与力学仿真分析,主持/参与多项航天结构类科研项目。
四、团队成员
李胤东:实验测试与数据处理
涂林江:测试验证
赵菲:力学仿真
范宇航: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王敏:结构建模与仿真分析
杜长根:3D打印工艺与材料研究
五、研究方向
1.卫星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面向轻量化与刚度约束的拓扑优化方法
点阵结构构型设计与参数化建模
2.3D打印制造与材料适配技术
铝合金、钛合金、PEEK等航天材料打印适配性研究
打印方向、支撑结构、嵌锁组装等工艺优化
3.结构力学性能仿真与验证
静力学、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震动响应测试与结构强度验证
4.一体化制造与快速集成技术
减少零部件数量,提升装配效率
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