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学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揭秘“飞天”之路:中国航天专家袁通老师做客吉利学院开讲航天员选拔与训练
发布时间:
2025-10-23
来源:
阅读人数:

10月21日,吉利学院实训楼312教室座无虚席,中国航天工作人员袁通老师带来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主题讲座在此举行,为现场师生揭开了航天员“飞天”背后的严苛标准与艰辛历程。

讲座伊始,袁通老师便点明载人航天事业的高风险属性,强调航天员选拔是任务成功的基石。他详细解读了我国完备的选拔体系,介绍航天员需历经预备航天员选拔、训练期选拔和飞行乘组选拔三个核心阶段,其中预备航天员选拔又分为初选、复选、定选三重考验 。针对不同类型航天员,选拔标准各有侧重:航天驾驶员需从飞行上千小时的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身体素质要求最高;航天飞行工程师侧重工程技术能力;载荷专家则聚焦空间科学研究专长,三类人才共同支撑空间站任务开展 。在选拔细节上,他提到仅身体条件就有严苛限制,痛风、色弱、龋齿等均为 disqual项,心理层面更需具备“胆大心细、情绪稳定、善于协作”的核心素养。

在训练环节,袁通老师结合实例展现了航天员训练的系统性与高强度。他介绍,预备航天员需完成四个阶段训练:航天基础理论学习涵盖飞行动力学、航天器设计等课程;专业技术训练包含航天器驾驶、失重飞机飞行等技能;任务模拟训练需熟练掌握正常及应急飞行程序;最后通过强化训练与联合演练备战任务 。“体质、心理和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贯穿始终,仅离心机超重训练就能达到8倍重力加速度,对人体是极大考验。”袁通老师补充道。他特别提及VR技术在训练中的应用,通过1:1三维场景建模,航天员可沉浸式模拟出舱全流程,这项技术已成功支持神舟十二号以来的多次出舱任务训练。

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第四批航天员训练进展”“普通人能否成为航天员”等问题踊跃提问。袁通老师回应,我国第四批10名预备航天员已在8月入队训练,而随着航天事业发展,选拔范围虽逐步扩大,但献身精神与过硬素质始终是核心要求。他以蔡旭哲航天员归零心态备战任务为例,鼓励同学们传承航天精神,在专业领域精益求精。

讲座尾声,现场响起持久掌声。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袁通老师的讲解,不仅深入了解了航天员选拔训练的科学体系,更被航天人“严苛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染,将以更昂扬的姿态投入学习与研究。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东部新区成简大道二段123号
电话:028-63285702
邮编:641423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23 13: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