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学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吉利学院航空航天学院赴杭州调研交流 孙功凌院士指导发展方向 共谋航空航天教育新未来
发布时间:
2025-10-10
来源:
阅读人数:

2025年9月30日,吉利学院航空航天学院院长王王、院长助理张爱华、飞行器制造工程教研室主任涂林江一行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分校中法未来科技学院调研交流,受到吉利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特聘教授、中法未来科技学院领导孙功凌院士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学院发展现状、未来方向、国际合作、实验室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孙院士对学院当前发展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就无人机、eVTOL、卫星、全地形车及深空探测等方向提出前瞻性建议,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新动能。

院士把脉:方向明确 路径清晰

座谈会上,孙功凌院士认真听取了吉利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研布局等方面的工作汇报,对学院近年来聚焦“低空经济+空天技术”双轮驱动、积极对接产业需求、深化校企协同的做法表示高度认可。

他指出,当前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正处于“战略叠加期、技术突破期、产业爆发期”三期交汇的关键阶段,吉利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的代表,能够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聚焦产业前沿,体现了教育强国背景下的高校担当。

孙院士特别强调,学院目前确立的无人机、eVTOL、卫星三大发展方向,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符合产业发展趋势、贴合学校办学定位,应持续深耕、久久为功。同时,他提出“全地形车—月球车—火星车”的深空探测发展建议,指出学院在全地形车结构设计与环境适应性研究方面已有良好基础,可进一步拓展至月球车、火星车等深空探测载具的研发与测试,打造“地面验证—空天拓展”的科研路径,走出一条具有吉利特色的深空探测育人之路。

国际视野:升学拓展 合作共建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孙功凌院士指出,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是全球性产业,必须以国际视野谋划教育、以全球标准培养人才。他建议学院加强与法国、欧洲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依托中法未来科技平台,探索“2+2”“3+1”联合培养模式,为学生出国深造、国际交流、科研合作搭建通道,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

同时,他提出共建“中法空天技术联合实验室”的设想,围绕eVTOL适航认证、无人机集群控制、卫星星座管理等方向,联合申报项目、共享实验资源、共育科研团队,实现“教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实地调研:走进实验室 看见未来

座谈会后,在孙院士陪同下,吉利学院一行参观了仿真实验室、天地一体化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在仿真实验室,双方就飞行器数字孪生、虚拟测试验证等技术展开交流,探讨将仿真技术融入教学实践,打造“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天地一体化实验室,双方围绕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低轨卫星通信、导航增强系统等前沿方向展开探讨,为后续科研合作找准切入点。

以教育之志 共赴空天之约

此次杭州之行,不仅是一次调研学习,更是一次理念升华与战略对接。孙功凌院士的悉心指导,为吉利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廓清发展方向、拓宽合作路径、提升办学格局提供了宝贵智慧。

未来,学院将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统领,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以国际合作为突破口,持续深化与北航杭州分校、中法未来科技学院的交流合作,在无人机、eVTOL、卫星、深空探测等领域持续发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产出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吉利智慧与吉利力量!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东部新区成简大道二段123号
电话:028-63285702
邮编:641423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23 13:59:51